requestId:68815ce06a1011.43584121.
翻開包養駐村第一書記李然的扶貧筆記,一幅手繪的“扶貧地圖”引人注意。地圖中,江西省廬山市蛟塘鎮芙蓉村如一棵伸展枝丫的大樹,每根樹枝的終端都標記著一位貧困戶的名字,整個村里貧困戶的分布一目了然,并且不斷更新。拼版圖片:左圖為廬山市蛟塘鎮芙蓉村航拍;右圖為李然手繪的芙蓉村脫貧地圖。新華網 楊益民 攝
今年51歲的李然是包養網江西省九江市教育局干部,2017年8月底開包養網始擔任芙蓉村第一書記,這幅脫貧地圖是他走村入戶時所繪。圖為李然在翻看手繪脫貧地圖。新華網 楊益民 攝
芙蓉村是“十三五”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丘陵地形,全村680戶2885人,6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散落”在6個村小組中。圖為李然在觀察芙蓉村產業分布情況。新華網包養 楊益民 攝
“最早是因為包養網不熟悉,通過手繪地圖盡快了解民情。現在不用借助地圖也能很快找到貧困戶的家。”李然說。圖為李然正在查看村集體養殖情況。新華網 楊益民 攝
沿著“扶貧地圖”,在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芙蓉村的面貌煥然一新。在李然看來,脫貧攻堅不能僅著眼于當下,而要立足長遠,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為此,李然與扶貧工作隊從產業、教育、村居環境等方包養面入手包養,為芙蓉村的未來打基礎包養網。圖為李然正在和村里小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包養。新華網 楊益民 攝
在芙蓉村委會旁,一所新建的幼兒園引人注目,這也是最讓村民引以為豪的變化。投入200多萬元、高標準建設的幼兒園讓村里孩子在包養網家門口也能享受優質教育資包養源。圖為李然正在和村里小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包養網。新華網 楊益民 攝
圖為李包養然來到芙蓉幼兒園,查包養網看孩子們生活情況。新華網 楊益民 攝
“脫貧摘帽,關鍵靠產包養業。”李然介紹說,芙包養網蓉村近年來逐步發展蛋雞養殖、稻蝦共養等產業,集體經濟有了新突破。圖為李然正在介紹稻蝦共養基地產業發展情況。新華網 楊益民 攝
圖為李然在芙蓉村家庭農場了解蛋雞養殖情況,為養殖戶獻策。新華網 楊益民 攝
包養網兩度援疆,加上此番駐村扶貧,李然已經在外工作了9包養網年多時間。駐村以來,李然大多數時間吃住在芙蓉村,白天上戶摸戶情、村情,晚上經常召集村干包養網部、工作隊開會研究村扶貧工作。在芙蓉村的幾年時間,李然的扶貧筆記寫滿了厚厚的包養網一疊。新華網 楊益民 攝
李然主持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新華網 楊益民 攝
在深入調研基礎上,芙蓉村把建檔包養立卡貧困戶按照致貧原因再次細分為四大類,因戶施策和整體推進并重。在李然看來包養,包養只有把工作做包養網得更細,把包養底子摸得更清,脫貧攻堅才能更好更快。圖為李然在村委會對貧困戶“一戶一檔”進行查缺補漏。新華網 楊益民 攝
在李然村里的房間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墻上貼著的芙蓉村所有貧困戶的基本情況一覽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包養網的奮斗目標!”——這句話提醒他要時刻把貧困戶放在心上。新華網 楊益民 攝
李然在村里愛心超市了解物品發放情況。新華網 楊益民 攝
圖包養網為李然走訪村里脫貧戶,了解他們近期生活包養情況。新華網 楊益民 攝包養
在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目前芙蓉村已經脫貧。“有汗水,有付出,更有收獲,這就是奮斗的意義。”李然說。圖為李然走訪村里脫貧戶,了解他們近期生活情況。新華網 楊益民 攝
TC:sugarpopular900
發佈留言